【山东成人高考】2019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常见考点
考点一: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是全书的开端,主要要求掌握生态学的定义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能够做相关内容简单的选择、填空题。
1.生态学的定义是重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具体地说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生态系统。研究的最低层次是有机体(个体),其他高层次内容包括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3.生态学分支学科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如按照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层次划分,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等。要了解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方法。
考点二:生物与光因子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光照强度指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大小,它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形态分化也对光强有一定反应。由于光强在地球表面及群落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长期适应形成了几种不同光强生态类型: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2.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照射下进行的,但是,光合作用的光强范围只是可见光区,其中红、橙、蓝、紫光可以被植物吸收。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而绿光则很少被吸收利用,称为生理无效辐射。不可见光中,波长小于380纳米的是紫外光,波长大于760纳米的是红外光,红外光与紫外光对于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3.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都具周期性。大多数植物、动物也由此而表现出昼夜节律现
象。每天光照与黑夜交替称为一个光周期.生物中普遍存在着光周期现象,即在自然选择和进化中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植物、动物都各自有自己的光周期现象。
考点三: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在生物科学中,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关于环境的分类,按环境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按环境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按环境大小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在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即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可分为五大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所有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而相对于生态环境,生境是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3.生态因子具有六大作用规律: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阶段性作用、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限制性作用。主要内容是: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因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起作用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起综合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中,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对生物起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为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根据生态因子与生物的作用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类型;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具有阶段性特点;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态因子,都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和功能,每个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但由于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某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因子来部分补偿;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某一生态因子的有益作用常常只限于生物生长发育的某一特定阶段。另外,两个重要定律需要注意学习,即利比希最低率和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利比希最低率的基本内容是: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谢尔福德耐性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考点四: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掌握生态学几个发展时期的时间分界以及各个不同时期的生态学成就,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生态学的研究情况。生态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sdcrgk.cn/zsbstxjc/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