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山东成人高考报名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山东省教育考试院www.sdzk.cn为准。

2025年山东成考报名辅导入口

【山东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讲班-山 居 秋 瞑

山东成考报名网 发布时间:2018-04-05 08:05:03



山 居 秋 瞑

 

三十四  山 居 秋 瞑

王 维

 

一、诗人简介

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业,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二、略说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陶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析题

《山居秋暝》是一篇著名的山水诗,五言律诗,是诗人隐居辋川时所作。

诗题中四个词,分别点出了地点、事件、季节、时间,可以理解为:秋天的傍晚,留宿于山中。山:指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居:停留,住宿;暝:日暮,傍晚;秋暝:秋天的黄昏。

 

四、语言知识积累

新雨:刚刚下了一场雨。

晚来:傍晚。“来”语助词。

秋:呈现现秋天的景象。名作动。

随意:任随。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逝。

 

诗歌内容分析

 

五、诗歌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颔联、颈联对仗。首句不押韵。

1)首联:描写山间秋暝的整个画面,总体氛围。同时点明季节(秋)、时间(薄暮)、气候(雨后)、地点(山中)。

“空山”——点出此物有如世外桃园。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一般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

首联不仅高度地概括地点明了题目,而是为全诗的景物描写在时空色调上作了一个总的规定。

2)颔联:描写山中夜来景色。

明月升起了,清晖洒进松林,也照着在石上漫流的清山泉。(多么幽静的自然美。)

“明月”上承“晚来”,显示出时光之推移;“清泉”暗应了“新雨”写出了雨水对山土的滋润,这两句出句写静态,对句写动态,成为千古名句。

3)颈联:由写景到写人,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喧声笑语,原来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冼衣女归来了,荷叶丛中,忽然莲花摇动,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这两句诗,本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如此变换顺序,一为合乎平仄;二欲强调“竹喧”、“莲动”之吸引人;三则使“归”、“下”两种动态显示持续不断的意味,为读者之想象留足余地。

4)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由外物转到内心,表达诗人的意旨,作者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语意,表明隐居山中的愿望。

 

六、诗歌主旨分析

 

六、诗歌主旨分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日傍晚一场新雨过后的山间景色,表现了隐居环境的清

然,充分体现了这种环境的优美。这是诗人的生活追求、审美情趣的流露,表现了自己超尘脱俗洁身自好的积极思想。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既然诗人是那样的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七、艺术特色

诗中有画

1.构图上——景物的展示过渡蝉联.

2.层次感、动态感、声息感—— 错落有致的章法和变换的句型.

3.体现在语言中—— 语言清新自然.

 

八、重难点问题分析

1、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部分,划分其写景层次

此诗前四句都是写景,

“明月松间照”是第一层,由天空写到地面;

“清泉石上流”是第二层,由高处写到低处;

“竹喧归浣女”是第三层,由喧声判知浣女结伴归来;

“莲动下渔舟”是第四层,由莲动推测打渔的小船顺流而下。

2、简要分析诗中写景动静相衬的特色。
颔联第一句是无声的静态,第二句是有声的动态,动静交错,明月与流水映

辉,松树挺立与山石俯卧,此联是写自然景色。颈联先写岸上的浣女孩子,虽

闻其声未风其人,次写水中的打渔人,是由莲动面推断渔舟将归,此联也是写

人的活动,是以动态写静态。诗中描述的景物:明月、劲松、山石、翠竹、荷

花都是静物,但通过“照、流、归、下”四个动词显示了动静相衬的特色。

 

行 路 难(其一)

 

三十五行  路 难(其一)

李 白

 

一、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背景简介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三、语言知识积累

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珍羞:珍贵莱肴,羞通馐,莱肴。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济:渡过。

6、注意字音:金zūnxiū 投zhù qí

7、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sdcrgk.cn/zsbyw/3427.html

山东成考交流群

山东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